《追问》之后,作家丁捷再次推出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《“三”生有幸》。5月11日下午,该书首发式在南京举行。
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?如何用文学讲好中国故事?《“三”生有幸》以“交通”为切口,以江苏交控的普通职工为主角,回溯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三十年的历史,以及在这背后默默守候和付出的“路姐”“路哥”。
从1988年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今天,四通八达的“交通”不仅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,也奇迹般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。
(资料图)
谈及创作缘由,一向以“感性书写”著称的丁捷介绍,童年时期,他跟随父亲在如皋小镇生活,每天放学经过运河大桥,都会趴在桥栏杆上,眺望南来北往的货船,畅想远方,大概是源于幼时种下的那份情怀,接到此次报告文学书写的邀请时,“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。”
透过小人物,去写大国企题材
和丁捷此前推出的非虚构作品《追问》《约定》相比,《“三”生有幸》属于“大国企”题材的报告文学,故事聚焦奋斗在建设一线的普通人。
中国作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为本书作序时总结,《“三”生有幸》写了各式各样的人物,不幸的人、幸运的人,模范人物、普通人物,退伍老兵、铿锵玫瑰,而归根结底,他们都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人,他们各有各的故事,各有各的性格和命运,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,也是创造大型国企发展奇迹最根本的动力。
为写好这部作品,丁捷花了一年多的时间,深入江苏交控一线,先后走访了江苏交控所辖公路、铁路、机场、港口以及江阴大桥、苏通大桥、润扬大桥、五峰山长江大桥等30多家基层单位和100多个工作站点,与300多名普通职工交流,与其中50多人深度长谈,从海量素材中,提取创作出《“三”生有幸》。
书名“三”生有幸,指的是“企业有前途、人才有舞台、生活有滋味”“三个故事”的内涵。丁捷特别在书中特别收录了十一条写作手记,记录他在采访路上遇到的人和事。
其中,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开篇手记“故事里的诗”。十多年前,丁捷回老家参加远房小堂妹的婚礼,当时她在老家一高速收费站工作,过来敬酒时,她借此机会对丁捷说:“我想跟你学写作,以后找机会调到哪个报刊当编辑。”一边讲一边诉苦:“我都快晒成黑妹了,还特别吵,汽车喇叭、尾气,从早到晚,没完没了……”结果十几年过去,丁捷在江苏交控发来的奋斗者事迹汇编名单中,看到了小堂妹的名字。
江苏省作协副主席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评价《“三”生有幸》,他表示,报告文学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诞生以来,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变化,创造过辉煌,也跌入过低俗,特别是主旋律与重大主题创作一度出现过虚假、雷同、概念化的现象。“对此,丁捷显然是有所反思的。所以,他的报告文学虽然几乎都是重大题材,却又️表现出很高的文学性。”
理性思考之外,更多了感性的抒情
5月11日,中国作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吴义勤,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,中国作协副主席、省作协主席毕飞宇,省文联主席、省报告文学会会长章剑华,省作协党组书记、书记处第一书记郑焱,省政协常委、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汪兴国等出席《“三”生有幸》新书首发式。
吴义勤认为,《“三”生有幸》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、展现时代之变的生动样本,是展示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一次鲜活的文学表达,“与《追问》中那种强大的理性审视相比,《“三”生有幸》在理性思考之外,更多了感性的抒情。”
徐宁讲到,从《追问》到《“三”生有幸》,丁捷始终秉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,他的作品有生动的故事、有丰富的人物、有充沛的情感、有深刻的思考,还有自我艺术上的探索和坚守。
她表示,近年来,省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主题创作,不断强化重大题材 文艺创作的顶层设计,牵头建立《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》,出台《江苏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 (试行)》,打出前端资助+后端奖励的“组合拳”,为江苏文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郑焱表示,《“三”生有幸》是一部真正意义上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”的作品。他希望江苏能有更多名家大家参与到重大题材文学创作中来,用心用情讲好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,用功用力讲好以新时代江苏故事为代表的中国故事。省作协将在组织领导、资源整合、统筹协调上下功夫,进一步策划好组织好重大题材文学创作工作,竭诚为广大作家服务。
吴义勤、徐宁、毕飞宇、章剑华、汪兴国、邓东升为新书揭幕,邓东升、丁捷、徐海向书中主人公代表及读者代表赠送签名新书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
校对 盛媛媛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纪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22 联系邮箱: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