攥紧渔业“芯片”,加快“汗水渔业”转向智慧渔业
坐在办公室里“养海参”
【资料图】
聚焦海洋经济新动能
向威海高新区初村镇北海海域望去,平静的海面上飘着一个浮台,它所搭载的观测网系统于近日已投入使用。系统在水面上下都布设了“耳目”,不光能看到鱼儿的高清图像,还能实时监测海水溶解氧、温度、pH值等参数,为科学养殖提供重要参考。
这里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,是威海高新区“蓝色粮仓”之一。近年来,威海高新区在守护“蓝色粮仓”过程中,以高新技术手段监管治理,加大科研投入,牢牢攥紧渔业“芯片”,4处海洋牧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。
这4处示范区以尊重自然法则、投放人工鱼礁、改良海洋生态环境为核心特色,以高新技术为监管治理手段,建成海洋牧场观测网或智能化检测系统,集成海洋牧场生态、生产、安全、宣传等信息,全方位展示海洋牧场建设成果,实现“可视、可测、可控、可预警”。
“以前养海参都得住在船上,没日没夜地盯着,现在坐在办公室看观测网系统就行了。”在威海华瀚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峰看来,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推着企业不断往前走,加快了从传统“汗水渔业”向智慧渔业转变的步伐。
记者来到双岛湾海域瑜泰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时,工人们正在有序投放人工鱼礁,待4.8万空方左右的人工鱼礁投放完毕,将为海洋生物筑起一个个“新家”。岸边的育苗室里传来一个好消息:威海瑜泰水产有限公司在今年春天培育的3万多斤刺参优良品种“东科1号”深受市场欢迎,目前已全部售罄。
“‘东科1号’是我们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成果,抗病能力强、耐高温、生长速度快。”威海瑜泰水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文强说。公司还建设了单环刺螠水产原种场,与中国海洋大学展开产学研合作,建立900亩种质资源保护区,年保存原种亲螠15000头,培育单环刺螠苗种1500万头。
水产养殖面积达4100公顷,海水养殖产量年增长约4%以上,海参养殖年产量约400吨,扇贝、牡蛎等年产量约1.5万吨……自2020年6月,威海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来,积极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、生长、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,增殖养护渔业资源,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,持续耕牧“蓝色粮仓”。
既要做好传统渔业“减法”,又要做好海域生态环境“加法”。“我们把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与资源的保护和增殖、调整捕捞作业布局等有机结合起来,大大改善了区域渔业资源衰退和海底荒漠化问题,还能解决部分渔民、渔船的出路,增加渔民收入。”威海高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接下来将不断扩大休闲渔业产业规模,打造生产标准化、服务集约化、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渔业产业集群。
□本报记者 郑莉 本报通讯员 丰淑秀 于淑仪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纪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22 联系邮箱:55 16 53 8@qq.com